紧急刹车操作大法:刹车=反应+制动(二)
时间:2025-05-11
刹车距离一般刹车所需距离:刹车时,车子并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与距离来停止的。刹车时,最先是驾驶人看到状况并开始判断,接着判断完成(决定刹车),然后开始刹车,然后还要一段刹车机械煞住之制动时间,也就是说,刹车所需时间=反应时间+制动时间。车速愈快,刹车所需距离越长,此时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务必拉长。影响刹车距离因素:1.雨天或路面潮湿:刹车停止距离会增为1.5倍以上。2.轮胎磨损时:停止距离拉长程度视轮胎磨损程度而定。3.运载重物:载物越重,停止距离会越长。(货车特别需要注意)4.下坡时:因有加速度,停止距离会拉长。使刹车距离产生变化的原因:1.行驶速度(依速度产生变化)2.路面状况(依轮胎性能产生变化)3.机车刹车能力(依刹车装置种类、车辆总重量产生变化)4.驾驶者之技术及精神状态路面潮滑或轮胎已磨损等因素都会影响刹车距离刹车力学变化1.行驶速度增加至两倍时,刹车距离增加至四倍。2.易滑路面,及路面与轮胎的摩擦系数越小时,刹车距离越长。紧急距离分析表(干燥柏油路面)车辆时速只使用后轮刹车只使用前轮刹车同时使用前后轮刹车30km/h13.3m7.4m约4.5m50km/h36.5m19m约12.5m80km/h94m52.5m约32m由上表可知同时使用前后轮刹车的效果较好。此外若强踩前轮刹车虽也具又效果(前后比例8:2或7:3),但在湿滑路面恐怕会有失去平衡的危险,因此前后刹车的力量需依状况适度的配合。如遇有浓雾、浓烟或夜间行车等视线较差情况时,亦应酌量增加行车安全距离。此外,前车的车况及驾驶特性等,亦应作行车安全距离之考量因素,例如前车如为ABS车辆,因其刹车制动距离较短,故跟车之安全距离也应拉长。提醒您,车子撞击时的冲击力与其伤害力,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骑乘时应保持合适的车速,不要超速。安全驾驶的法则,除了熟悉车辆及驾驶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莫过于驾驶者身心状态,切记!在最佳的状态下骑乘车辆,才能安全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