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行业国家标准:JB/T8877—2001滚动轴承滚针组合轴承技术条件
时间:2010-12-20
滚动轴承滚针组合轴承技术条件
Rolling bearings—Combined needle roller bearings—Specification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种结构型式滚针组合轴承(以下简称组合轴承)的技术条件:
——滚针和满装推力球组合轴承;
——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
——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
——滚针和三点接触球组合轴承。
本标准适用于滚针组合轴承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07.2—1995 滚动轴承 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GB/T 307.3—1996 滚动轴承 通用技术规则
GB/T4604—1993 滚动轴承 径向游隙
GB/T7811—1999 滚动轴承 参数符号
GB/T8597—1988 滚动轴承 包装
GB/T16643—1996 滚动轴承 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外形尺寸
JB/T1255—200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 3122—1991 滚动轴承 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 外形尺寸
JB/T3123—1991 滚动轴承 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 外形尺寸
JB/T 3573—1993 滚动轴承 径向游隙的测量及评定方法
JB/T3574—1997 滚动轴承 产品标志
JB/T6641—1993 滚动轴承 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7051—1993 滚动轴承 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JB/T8921—1999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
3 符号及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符号及定义,本标准中其他符号按GB/T7811、GB/T16643、JB/T3122和JB/T3123的规定。
3.1 滚针组公称内径,Fw:与所有滚针内接的理论圆柱体的直径。
3.2 滚针组实际内径,Fws:与滚针组内孔内接的圆柱体的直径。
3.3 滚针组实际内径偏差
3.4 轴圈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
3.5座圈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
3.6 滚针和三点接触球组合轴承双半内圈单一总宽度偏差.
4 技术要求
4.1 材料和硬度
4.2 硬度
4.3 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
组合轴承的配合表面和端面的表面粗糙度按GB/T307.3—1996对0级轴承的规定。
4.4 径向游隙
组合轴承滚针部分的径向游隙按GB/T4604—1993中0组的规定。
4.5 残磁
组合轴承的残磁按JB/T6641的规定。
4.6 互换性
4.6.1 滚针和满装推力球、滚针和推力球、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其可分离的轴圈、带有整套推力球(圆柱滚子)的保持架组件、外圈组件以及内圈应能互换。
4.6.2 滚针和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以及带有保持架和整套滚动体的外圈应能互换。
4.7 其他
4.7.1 滚针和满装推力球、滚针和推力球、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的外罩与轴圈之间,应保证有间隙。
4.7.2 若用户对公差、游隙等有特殊要求,可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5 检测方法
5.1 公差的测量
5.1.1 △Ts的测量
5.1.2 △Cs的测量
5.1.3 Kia的测量
5.1.4 Kea的测量
5.1.5 Fw。的检验
凡。用带有“过端”和“止端”的塞规或标定过的圆锥心轴检验。
塞规“过端”公称直径比滚针组最小内径小2μm;
塞规“止端”公称直径比滚针组最大内径大2μm。
5.1.6其他公差项目
其他公差项目的测量按GBFF307.2的规定。
5.2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组合轴承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按JB/T7051的规定。
5.3 径向游隙的测量
组合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按JB/T3573的规定。
5.4残磁的测量
组合轴承残磁的测量按JB/T6641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组合轴承检验抽样与判定按JB/T8921的规定。
7 标志
组合轴承的标志按JB/T3574的规定
8 防锈、包装
组合轴承的防锈、包装按GB/T8597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