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标准轴承行业国家标准:GB/T8597—2003
时间:2010-12-20
滚动轴承 防锈包装标准 轴承行业国家标准:GB/T 8597—2003 |
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商品滚动体及商品套圈清洗、防锈、包装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厂和用户对滚动轴承、商品滚动体及商品套圈清洗、防锈、内包装、外包装的检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月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qvIS0780:1997) GB/T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方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267—1996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GB/T511—1996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2361—1997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方法 GB/T 3716—2000 托盘 术语 GB/T4122.1—1996包装术语 基础 GB/T4122.2—1996 包装术语 机械 GB/T4122.3—1997 包装术语 防护 GB/T4879—1999 防锈包装 GB/T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JB/T3016—1991 滚动轴承 包装钉板箱 技术条件 JB/T3017—1991 滚动轴承 包装纸箱 技术条件 JB/T4036—1993 滚动轴承 运输用托盘和大木箱 SH/T0080—1980 防锈油脂腐蚀试验法 SH/T0081—1980 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 SH/T0195—1980 润滑油腐蚀试验法 SH/T0212—1998 防锈油脂除膜性试验法 SH/T0311—1981 置换型防锈油人汗置换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 4.1 防锈期 防锈期分半年、一年、两年。 ——防锈期半年,适用于大批量发货到同一用户,短期内投入装机使用的轴承; 4. 2 防锈 4.2.1 防锈材料 4.2.2 轴承按其技术条件、用途的不同,以及用户的具体要求,应选用不同类型的防锈材料。 4.2.3 成品轴承经清洗干燥后立即涂防锈油。所用防锈油不应含有大于5μm的杂质,低噪音轴承防锈油中不应有大于2μm的微粒。 4.2.4 涂油质量要求成膜性好,均匀、油膜无杂质、断层和开裂,无块状颗粒物夹附在油膜中。 4.2.5 闭型轴承,如需外涂防锈油,应在工艺上采取措施防止防锈油渗入影响润滑脂的性能。 4.3 内包装 4.3.1 包装材料 推荐采用下列包装: a)聚乙烯塑料或其他塑料筒(盒); b)耐油纸、牛皮纸; c)平纹和皱纹聚乙烯复合纸; d)纸盒(水份小于12%、纸盒含S02小于0.05%); e)聚乙烯塑料薄膜(0.05mm一0.08mm厚); f)双层或多层铝塑薄膜; g)尼龙带或塑料编织带; h)防水高强度塑料带; 4.3.2 凡可分离型轴承捆扎成套包装时,所用捆扎材料应无腐蚀性。 4.3.3 经制造厂与用户协商同意后,可采用其它方法包装。 4.3.4 单件内包装的防锈质量试验 轴承的外包装按JB/T3016—1991和JB/T3017—1991的规定。 5 运输包装 根据不同情况推荐选用下列运输包装方式之一。 5.1 托盘和大木箱按JB/T4036—1993的规定。 5.2 捆装。当特大型轴承不用外包装木箱,直接运输时,外层应用粘性胶带缠裹 6 防锈材料试验方法 6.1透明度试验 6.8 粘度试验 6.9 闪点(开口)试验 6.10 腐蚀性试验(100~C 3h) 6.11 腐蚀试验(55~C) 6.15 盐雾试验(35℃) 6.16 油膜除去性试验 7 标志 7.1 包装件的发货标志,按GB/T6388—1986的规定。 7.2 包装件的储运标志,按GBl91—2000的规定。 7.3 包装件的其他标志:包装件上应用永久性涂料清晰工整地作如下标志。 a)产品名称、商标、型号、数量; b)包装件外形尺寸(长X宽X高); 8 运输、储存和防锈期 8.1 轴承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不应与酸、碱、盐等腐蚀性化工介质直接接触,不应发生搬运中的破损、破封。 8.2 储存轴承的仓库及其周围附近应无腐蚀性气体,冬天库内禁止用煤炉取暖,库内空气流通,温度保持在25℃±10~C,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0%。 8. 3 轴承自出厂之日起在规定的防锈期内不应锈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