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三)
时间:2010-12-20
国内外发展趋势
日本的几大 轴承 公司(精工、东洋等)代表了 轴承 密封技术发展的方向。他们在开发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和 轴承 装置技术方面历史较早,研究有深度,目前密封技术较为成熟。从单密封唇发展到多密封唇,从接触式密封开发出非接触密封等;从产品类型看,球 轴承 、滚子 轴承 均有。我国跟随国际发展趋势,也开发出了具有密封圈的深沟球 轴承 、水泵 轴承 、铁路(圆锥滚子) 轴承 、滚针 轴承 以及短圆柱滚子 轴承 几大类 轴承 ,其中深沟球 轴承 产量最大,应用面最广。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近期对我国密封 轴承 质量检测结果来看,我国密封 轴承 结构设计问题较大,密封效果不好,漏脂现象较严重,用户反应强烈。经分析,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密封圈设计结构不合理,内圈不带密封槽,再加上制造精度不高等。因此,我国 轴承 密封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是:以深沟球 轴承 为代表,开展密封技术试验,寻找最佳密封圈结构和最佳密封间隙;开展密封材料研究,寻找耐磨损,耐老化,耐高温及抗腐蚀的材料,为提高接触式密封寿命,开发高温条件下或在有害气氛条件下工作的密封圈打下技术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根据当前我国密封 轴承 质量低劣的现状,今后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是加强研究试验,筛选出深沟球 轴承 的密封圈结构并开发相应 轴承 内圈密封槽结构,进行现行深沟还需 轴承 密封结构的更新换代,争取在2005年使该类 轴承 密封性能赶上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其次是结合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开发适合于在120-1800C高温下长期工作的高温密封 轴承 ;第三是以铁路车辆 轴承 为代表开发圆锥、圆柱滚子 轴承 系列用密封新结构。
降噪技术
技术概要
轴承 噪声是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也是 轴承 行业需要控制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家电,办公机械、仪器仪表用 轴承 噪声限值更为突出。近十多年,我国 轴承 行业在降低 轴承 噪声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 轴承 降噪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用户反映突出的是“异音”问题,即 轴承 运转中出现一种不规则的突发声,甚至尖叫声。 轴承 噪声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需要从 轴承 的整体设计, 轴承 的每一个零件——内圈、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和润滑油(脂)去分析研究,也需要从 轴承 每个零件所用的材料、加工工艺过程乃至工程中采用的设备、工艺材料等方面去分析研究。这是 轴承 噪声技术所涉及的基本内容。
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尽管国外先进的 轴承 公司(NSK、SKF等) 轴承 降噪水平已很高了,但仍提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即向“静音” 轴承 发展,我国 轴承 产品今后十年在噪声技术方面发展趋势是:一是解决 轴承 的“异音”,二是使降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即赶上国外先进工业国家 轴承 的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为了解决 轴承 “异音”问题和使降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在技术标准上增加控制振幅限值,因此,主要研究内容是提高滚动体表面和圈滚道的圆度,解决保持架与滚动体之间引导平稳性,同时降低润滑脂(油)的杂质颗粒度,与相应滚动表面接触亲合的均衡性。要求滚动体和滚道粗糙度控制度达0.001μm;润滑脂的杂质颗粒不大于0.01μm;提高保持架球窝真圆度,使保持架与滚动体之间的窜动量精度达0.01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