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基础知识
时间:2010-12-20
滚动 轴承基础知识
第一节滚动 轴承的基本结构
以滑动 轴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滚动 轴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一般由两个套圈,一组滚动体和一个保持架所组成的通用性很强、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机械基础件。由于各种机械有着不同的工作条件,对滚动 轴承在负荷能力、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种不同要求。为此,滚动 轴承需有各式各样的结构。但是,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组成。
各种零件在 轴承中的作用分别是:
对于向心 轴承,内圈通常与轴紧配合,并与轴一起运转,外圈通常与 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场合下,也有外圈运转,内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内圈、外圈都同时运转的。对于推力 轴承,与轴紧配合并一起运动的称轴圈,与 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并起支承作用的称座圈。滚动体(钢球、滚子或滚针)在 轴承内通常借助保持架均匀地排列在两个套圈之间作滚动运动,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 轴承的负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将滚动体均匀地分隔开以外,还能起引导滚动体旋转及改善 轴承内部润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节滚动 轴承的分类
1.按滚动 轴承结构类型分类,分为:
(1).按 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
1).向心 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 轴承,其公称接触角从0到45。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径向接触 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 轴承;向心角接触 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 轴承。
2).推力 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 轴承,其公称接触角大于45到90。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轴向接触 轴承----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 轴承;推力角接触 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45但小于90的推力 轴承。
(2).按 轴承滚动体的种类,分为:
1).球 轴承----滚动体为球;
2).滚子 轴承----滚动体为滚子。滚子 轴承按滚子种类,又分为:圆柱滚子 轴承----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 轴承,圆柱滚子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或等于3;滚针 轴承----滚动体是滚针的 轴承,滚针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但直径小于或等于5mm;圆锥滚子 轴承----滚动体是圆锥滚子的 轴承;调心滚子 轴承----滚动体是球面滚子的 轴承。
(3).按 轴承工作时能否调心,分为:
1).调心 轴承----滚道是球面形的,能适应两滚道轴心线间的角偏差及角运动的 轴承;
2).非调心 轴承(刚性 轴承)----能阻抗滚道间轴心线角偏移的 轴承。
(4). 轴承按滚动体的列数,分为:
1).单列 轴承----具有一列滚动体的 轴承;
2).双列 轴承----具有两列滚动体的 轴承;
3).多列 轴承----具有多于两列滚动体的 轴承,如三列、四列 轴承。
(5). 轴承按其部件能否分离,分为:
1).可分离 轴承----具有可分离部件的 轴承;
2).不可分离 轴承---- 轴承在最终配套后,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离的 轴承。
(6). 轴承按其结构形状(如有无装填槽,有无内、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状,挡边的结构,甚至有无保持架等)还可以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2.按滚动 轴承尺寸大小分类, 轴承按其外径尺寸大小分为:
1).微型 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mm以下的 轴承;
2).小型 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8-55mm的 轴承;
3).中小型 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115mm的 轴承;
4).中大型 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190mm的 轴承;
5).大型 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430mm的 轴承;
6).特大型 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440mm以上的 轴承。
第三节滚动 轴承的基本生产过程
由于滚动 轴承的类型、结构型式、公差等级、技术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产过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种 轴承主要零件的加工过程:
1.套圈的加工过程: 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管料(有的棒料需经锻造和退火、正火)----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精研或抛光----零件终检----防锈----入库----(待合套装配〉
2.钢球的加工过程: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3.滚子的加工过程: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4.保持架的加工过程: 保持架的加工过程依设计结构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下述两类:
(1).板料→剪切→冲裁→冲压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喷丸或串光→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实体保持架的加工过程: 实体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可分为下述四种毛坯型式,整个加工过程为:棒料、管料、锻件、铸件----车内径、外径、端面、倒角----钻孔(或拉孔、镗孔)----酸洗----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二、滚动 轴承的装配过程:
滚动 轴承零件如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经检验合格后,进入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其过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内、外滚〈沟〉道尺寸分组选别→合套→检查游隙→铆合保持架→终检→退磁、清洗→防锈、包装→入成品库(装箱、发运〉。
第四节滚动 轴承的特点
滚动 轴承与滑动 轴承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滚动 轴承的摩擦系数比滑动 轴承小,传动效率高。一般滑动 轴承的摩擦系数为0.08-0.12,而滚动 轴承的摩擦系数仅为0.001-0.005;
2.滚动 轴承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适于大批量生产和供应,使用和维修十分方便;
3.滚动 轴承用 轴承钢制造,并经过热处理,因此,滚动 轴承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节省制造滑动 轴承所用的价格较为昂贵的有色金属;
4.滚动 轴承内部间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较高,因此,运转精度较高。同时,可以通过预加负荷的方法使 轴承的刚性增加。这对于精密机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滚动 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因此,可以简化 轴承支座的结构;
6.由于滚动 轴承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少,因此,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润滑维护较为省事;
7.滚动 轴承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空间任何方位的轴上。
滚动 轴承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
1.滚动 轴承承受负荷的能力比同样体积的滑动 轴承小得多,因此,滚动 轴承的径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负荷的场合和要求径向尺寸小、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如内燃机曲轴 轴承),多采用滑动 轴承;
2.滚动 轴承振动和噪声较大,特别是在使用后期尤为显著。因此,对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许有振动的场合,滚动 轴承难于胜任,一般选用滑动 轴承的效果更佳。
3.滚动 轴承对金属屑等异物特别敏感, 轴承内一旦进入异物,就会产生断续地较大振动和噪声,亦会引起早期损坏。此外,滚动 轴承因金属夹杂质等也易发生早期损坏的可能性。即使不发生早期损坏,滚动 轴承的寿命也有一定的限度。总之,滚动 轴承的寿命较滑动 轴承短些。
可是,滚动 轴承与滑动 轴承相比较,各有优缺点,各占有一定的适用场合。因此,两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并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发展,扩大自己的领域。但是,由于滚动 轴承的突出优点,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目前,滚动 轴承已发展成为机械的主要支承型式,应用愈来愈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