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配置的设计

时间:2010-12-20


轴承配置的设计
典型的硬度曲线简图列于图12中,所需的硬度值是由比较应力值转换为维氏硬度值而得。
所需最小淬硬深度主要是与滚动体直径、材料应变、材料心部强度和淬火方法有关。
对滚道来说,其达到额定静负荷Co,(赫芝应力pH=4000N/mm2)的应力时,所需的淬硬深度可由下式决定;
表面淬火
Eht≥0.078.Dw .............................................(42)
火焰或感应淬火
Rht≥140.Dw/Rp0.2 ........................................(43)
Eht mm
有效表面淬硬深度
Rht mm
淬硬度透深度(火焰淬火或感应淬火)
Dw mm
滚动体直径
Rp0.2 N/mm2
材料心部0.2%弹性极限应力
当负荷小于P=Co或Dw>10mm时,淬硬深度根据实验可以小于公式(42)或(43)的计算值。终磨之后,淬
硬深度至少还有0.3mm。
滚道表面精度
滚道表面精度的选择是根据运转条件对 轴承的要求,为了完全发挥 轴承的负荷能力,滚道的表面粗糙度
应为Rz1(Ra0.2)。对于要求较低的场合,表面粗糙度可降低到Rz4(Ra0.8)。对运转平稳性要求较高和要求
低噪声时,滚道应经磨削和超精研磨以达到最小的表面波纹度。
滚针和保持架组件与冲压外圈滚针 轴承之滚道的尺寸公差在本样本尺寸表前的技术注解中给出。无内圈
滚针 轴承的滚道尺寸公差列于表16中。圆度公差不大于相应尺寸公差的25%,平行度公差则为50%。
当选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时,滚道宽度减去倒角尺寸(或圆角半径)后,仍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对保持
架全宽有足够的引导表面。
表14,机加工 轴承外圈, 轴承座公差的选择原则
工作条件ISO公差带举 例
整体式 轴承座外圈受旋转负荷冲击性的重负荷P7惰轮,滑轮
正常负荷N7滚轮,曲柄机构
轻变动负荷M7张力轮
变动负荷重冲击负荷M7偏心机构,泵
正常负荷K7压缩机
剖分式 轴承座或整体式 轴承座轻负荷J7曲轴
外圈受点负荷对整体 轴承座中的滚针 轴承:在重负荷和正常负荷下J7一般工程机械,齿轮箱
对剖分式 轴承座中的滚针 轴承和圆柱滚子 轴承;在正常负荷下H7一般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