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数控车床加工大导程封闭油线
时间:2010-12-20
轴承及轴承相关技术文章(轴承供应商网提供) 关键字:轴承,数控车床
[img]http://c-cnc/news/file/2008-7/200873115577.gif[/img]
图1 零件图
[img]http://c-cnc/news/file/2008-7/200873116059.gif[/img]
图2 展开示意图
加工图1所示零件(材料:2OCrMnTi,正火,170~200HB ),由于它具有150mm的大导程,且为封闭的环8字形状。我们在数控车床上采用了锥螺纹切削法,顺利地完成了该零件的加工。
1 工艺方案与切削原理
该油线由图2展开图所示两条相位差180°的封闭曲线组成。如在普通车床土采用靠模成改制尾座加工,很难一次完成,只能车出一条曲线后将工件旋转180°再重新装夹车削。而采用挂轮将手摇分度头与铣床的进给机构联动后,铣削该零件也同样存在着相位问题。同时,为了得到较为理想的曲线形状,要求采用的铣刀其直径越小越好。由此必然导致铣刀刀杆细长,刚性较差,降低切削效率。
而数控车床运用特殊的工艺方法就可以弥补普通车铣床的缺陷。首先,数控车床车削螺纹时由主轴位置编码器发出一个一转信号,数控系统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螺纹刀具马上开始起动,切削螺纹,调整刀具起始点间的相对距离可通过调整相位来达到,即:
S=NL/360
式中:S——螺纹刀具起始点的相对距离,mm
N——曲线相位差,度
L——螺纹导程,mm
对于图1零件,S=180×150/360=75mm ,即第一条曲线加工完毕后,移动刀具至距原起点75mm处,车削第二条曲线,两者合成符合图纸要求的封闭8字形油线。其次,为了保证零件的美观,进刀退刀轨迹与曲线轮廓必须完全吻合。我们运用锥螺纹切削工艺方法,在曲线轮廓成形加工的每一个循环中增加一次切削深度,达到图纸要求后,再用锥螺纹指令退刀,效果理想。
2 程序编制
根据图纸给定的零件轮廓几何要素,得到如下成形程序: 主程序O0001;
G50X200.0 Z150.0;确定加工起点和坐标原点(坐标原点设在零件圆心与前端面的交点处)
G0X59.0 Z5.0;走斜线快速靠近零件
Z -7.5;刀具到达油线起点A
M98P0002 L8;调用子程序8次,车第一条油线
W -75.0;修整切削深度
W10.0 U -4.0;用锥螺纹加工方式退刀以
G0Z -82.5;刀具快速到达第二条曲线加工起点处
M98P0003 L8;调用子程序8次,车削第二条曲线
W75.0;修整切削深度
W -10.0 U -4.0;用锥螺纹方式退刀
G0Z5.0;退出零件内腔
X200.0 Z150.0;走斜线快速回到加工起点
M30;主程序结束
子程序O0002;
G32W-75.0 U0.5 F150.0;车削曲线右旋部分并直径方向进刀0.5mm
W75.0;车削曲线左旋部分
M99;子程序结束
子程序
G32W75.0 U0.5 F150.0;车削曲线右旋部分并直径方向进刀0.5mm
W75.0;车削曲线右旋部分
M99;子程序结束
上述所编程序系零件的轮廓成形程序,若用于正式加工,还需编入主轴的转速、刀具编号及换刀等指令,并配合冷却液指令。要注意的是,主轴的转速设定既要满足切削扭矩的需要,也要符合具体数控车床中最大进给速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