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环保发动机排放的原因及机理(九)
时间:2010-12-20
轴承及轴承相关技术文章(轴承供应商网提供) 关键字:轴承,
从上述催化反应过程来看,一旦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受阻,催化反应就无法进行,因此外在因素导致氧传感器中毒失效机理如下:
1)氧传感器一氧化碳中毒失效:由于长时间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排气中一氧化碳过多时,氧传感器就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铂金属不仅有氧化催化作用,还具有还原催化作用,在长期缺氧状态下,吸附在铂金属上的一氧化碳会被还原解析成碳,在铂金属表面形成碳沉积,当碳沉积覆盖较多时,就会使铂金属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少而使活性下降,导致氧传感器不能再正确反馈氧含量,从而中毒失去作用。
2)氧传感器硫中毒失效:燃料中的硫在燃烧后的排气中是以二氧化硫形式存在的,铂金属催化剂活性中心对二氧化硫有极强的亲和力,二氧化硫被活性中心吸附后经过氧化变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排气中的水结合形成硫酸,硫酸又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会生成硫酸盐,与未燃燃料中某些化合物反应会生成硫酸胶质,最终形成硫化学络合物吸附在铂金属催化剂活性表面上,妨碍了催化剂对氧和一氧化碳的吸附,减弱了氧传感器对空燃比变化的敏感程度,丧失了储存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导致氧传感器中毒失效,润滑油中的磷硅对氧传感器的影响与硫基本相似。
3)氧传感器锰铅中毒失效:燃料中的锰铅等金属通常是以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在铂金属催化剂活性表面,它们与活性中心有很强的亲和力,结合生成络合物后不再分解,使铂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迅速下降而产生中毒现象,由于我国汽油中允许添加汽车工业界一致反对添加的MMT,应特别指出的是锰盐和锰氧化物有储氧的功能,它沉积在铂金属催化剂活性表面会造成氧传感器误报,使氧传感器无法正确反馈空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