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29031—1991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

时间:2010-12-20

QC/T 29031—1991 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减摩镀覆层、镍栅层及表面防蚀层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气缸直径在200mm以内的汽车发动机轴瓦。

2  引用标准

    ZBTl2 002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瓦技术条件

    HB 5049  铅锡合金镀层质量检验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3  轴瓦有关部位名称

    汽车发动机轴瓦有关部位名称见图11、图12所示。

4  技术要求

41  减摩镀覆层

411  化学成分

    a)铅锡合金(Pb10Sn),含锡8%~12%,铅余量;

    b)铅锡铜合金(Pb10Sn2Cu),含锡8%~12%,含铜1%~3%,铅余量。

412  镀层厚度

    减摩镀覆层的厚度应在0015005mm的范围内。

    推荐下列三种电镀层厚度:

    a)00150025 mm

    b)00200030 mm

    c)00300050 mm

413  电镀前后轴瓦壁厚公差,见表1

414  附着强度

    减摩镀覆层与镍栅层或合金层间不允许有分离,其附着强度按54中的任一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415  外观要求

4151  镀层晶粒应细致、均匀,不允许发黑、脱落,不允许有条纹状、海绵状和树枝状晶粒。

4152  铝合金轴瓦减摩镀覆层表面允许有少量的分散性微泡,其直径小于或等于0025 mm,微泡之间最短距离不小于5mm,允许存在的微泡数见表2(5倍放大镜观察)

4153  轴瓦内圆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划伤、碰伤及压伤,但允许有轻微的由壁厚测量头引起的测量痕迹。

416  表面粗糙度

42  镍栅层

421  镀层厚度

    镀层厚度应为00010003mm

422  附着强度

    55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不允许有镀层剥离。

423  外观要求

    镍栅层应均匀、细致,无鼓泡、针孔、裂纹或漏镀区等缺陷。

43  表面防蚀层

    为防止轴瓦在保管过程中锈蚀(或氧化),轴瓦表面采用镀纯锡、铅锡合金或其他保护方法。

4.31  镀层厚度

    镀层厚度应在00010003 mm范围内。

432  附着强度

    56中的任一试验方法进行检验,镀层不允许有鼓泡、起皮和脱落。

433  防蚀要求

    在正常保管情况下,轴瓦自出厂之日起12个月内保证不锈蚀。

434  外观要求

434.1  锡镀层应细致、均匀,无鼓泡、起皮、针孔或漏镀等明显镀层缺陷,不应出现污点或脱色。

4342  铅锡镀层(Ph10Sn)应符合441规定。镀层细致、均匀,不应出现斑痕。

4343  允许由于电镀防蚀层引起的接触痕迹和轻微水印。

44  特殊要求

    特殊要求按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5  检测方法

51  减摩镀覆层厚度测量法

    a)千分表测量法:按ZBTl2 00224规定进行;

    b)显微镜测量法(此法可作仲裁)

    c)仪器测量法(气动测壁厚仪、磁性测厚仪或库仑计测量仪等)

52  镍栅层厚度测量法

    a)显微镜测量法(此法可作仲裁)

    b)磁性法;

    c)阳极溶解库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