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轴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公差带定义

时间:2010-12-20

孔轴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公差带定义

形状和位置公差

 

  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

命有很大影响。形位误差越大,零件几何参数的精度越低。为了保证

机械产品的质量和互换性,应该对零件给定形位公差,用以限制形位

误差。我国已经把形位公差标准化,发布了国家标准。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及项目符号

 

  形位公差是研究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

如图5-15中所示的零件,它是由平面、圆柱面、端平面、圆锥面、

素线、轴线、球心和球面构成的。当研究这个零件的形状公差时,

涉及对象就是这些点、线、面。一般在研究形状公差时,涉及的对象

有线和面两类要素,要研究位置公差时涉及的对象除了有线和面两类

要素外,还有点要素。

 (l)几何要素的分类:

  l)按结构特征分

图5-15 手柄

  轮廓要素 构成零件外形为人们直接感觉到的点、线、面。如

图5-l5中的圆柱面和圆锥面及其他表面素线、球面、平面等,都是

轮廓要素。零件内部形体表面、如内孔圆柱面等,也属轮廓要素。

  中心要素 是具有对称关系的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点、线、面。

其特点是实际零件不存在具体的形体而是人为给定的,它不能为人

们接感觉到,而是通过相应的轮廓要素才能体现出来的。如图5—15

的圆柱体轴线,它是由圆柱体上各横截面轮廓的中心点(即圆点)

所连成的线。零件上的中心线、中心面、球心和中心点等属于中心要

素。
  2)按存在状态分

   理想要素 是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它是按设计要求,由图样

给定的点、线、面的理想形态,它不存在任何误差是绝对正确的几何

要素。理想要素是作为评定实际要素的依据,在生产中是不可能得到

的。
  实际要素 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测量时由测得要素来代替。

  3)按检测时的地位分

  被测要素 在图样上给出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如图5-16中的Фd2的圆柱面和Фd2的台肩面等都给出了形位公差,

因此都属于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零件上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要素为基准

要素。基准要素在图样上都标有基准符号或基准代号,如图5-16中

Фd2的中心线即为基准要素。

  4)按功能关系分

  单一要素 即仅对被测要

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的要素。

如图5-l6中的Фd
2圆柱面是被
图5-16 零件几何要素

测要素,且给出了圆柱度公差要求,故为单一要素。

  关联要素 与零件基准要素有功能要求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如图5-16中的Фd2的圆柱的台肩面相对于Фd2圆柱基准轴线有垂直

的功能要求,且都给出了位置公差,Фd2的圆柱台肩面就是被测关

联要素。

 (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其符号

  国家标准将形位公差共分十四个项目,其中形状公差分为四个

项目,轮廓公差分为两个项目,定向公差分为三个项目,定位公差

分为三个项目及跳动公差分为两个项目。每个公差项目都规定了专

用符号,见表5-3。

  形位公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的允许变动全量,所以形状公差是指

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

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量。

表5-3 形位公差的项目及其符号
公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求
形状
形状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形状或位置
轮廓
线轮廓度
有或无
面轮廓度
有或无
位置
定向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定位
位置度
有或无
同轴(同心)度
对称度
跳动
圆跳动
全跳动

行位公差的标注方法——见表5-4
  5.2.3 行位公差带

  96新系列形位公差国家标准与旧标准不同,它将线、面轮廓另

列为形状或位置公差一类。其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如表5-4

所示.

表5-4 (摘自BG/T1182—1996)
符号
公 差 带 定 义
标 注 和 解 释
直线度公差

  给定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的素线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

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直

线内 
     

   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距离

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之内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

径为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

公差值Φ0.08的圆柱面内


  
平面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8的两平行平面内


  


符号
公 差 带 定 义
标 注 和 解 释
圆度公差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任一正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截能够差为公差值0.03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截能够差为公差值0.1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圆柱度公差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0.1的两同心圆

柱面之间
    
线轮廓度公差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d=t

无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公差见图a

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公差见图b 

  

  在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被测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且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的两包络线之间

 

    a          b

符号
公 差 带 定 义
标 注 和 解 释
面轮廓度公差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

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位

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
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见图a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见图b

 被测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两包络面

之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0.02,且球心位于具

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的两包络面之间


     a          b     

平行度公差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

准线,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面之间的

区域





  被测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且在给

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图a)
 
    a        b

  被测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2,且在给定

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图b)

符号
公 差 带 定 义
标 注 和 解 释
 

  公差带是两对相互垂直距离为t1和t2,且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线对面垂直度公差

  被测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2和0.1的在给定的相互垂直方向上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

 
  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方向上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垂直于基准表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符号
公 差 带 定 义
标注和解释
同轴度公差
  点的同心度公差  
  公差带是公差值为t,且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的区域

   

  外圆的圆心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01,且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

   

轴线的同轴度公差  
  公差带是公差值t的圆柱面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   

  大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0.08,且与公共基准线A—B(公共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对称度公差

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相对于公共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符号
公 差 带 定 义
标 注 和 解 释
   

  公差带是两对互相垂直的距离为t1和t2,且以轴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轴线的理想位置由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此位置公差相对于基准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
   

  各个被测孔的轴线必须分别位于两对互相垂直的距离为0.05和0.2,且相对于C、A、B基准表面(基准平面)所确定的理想位置对称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 ,则公差带是直径为
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的轴线的位置由
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8,且以相对于C、A、B基准表面(基准平面)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
   
  每个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

以相对于C、A、B基准表面(基准平面)所确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
    

符号
公 差 带 定 义
标 注 和 解 释
圆跳动公差带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

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

准轴 线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跳动通常是围绕轴线旋转一整周,

也可对部分圆周进行限制

当被测要素围绕基准线A(基准轴线)并同时受

基准表面B(基准平面)的约束旋转一周时,在

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1

  被测要素绕基准线A(基准轴线)旋转一个

给定的部分圆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

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2

  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公共基准轴

线)旋转一周时,在任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

均不得大于0.1

倾斜度公差
  线对线倾斜度公差  

 被测线和基准线在同一平面内:公差

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

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值0.08,且与A—B公

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三泰轴承公司可长期供货:87220315 87220319 87220519 传真:87223781

更多三泰轴承产品

·  微型球轴承系列 深沟球轴承系列 平面推力球轴承 直线轴承导轨系列 调心、角接触球轴承  滚针(滚轮)轴承 圆柱(圆锥)滚子轴承 向心关节轴承 非标轴承  特种轴承系列 ·农机轴承·增强型轴承·汽车涨紧轮轴承·汽车轮毂轴承导轨轴承双列滚轮轴承·单列滚轮轴承·双列球轴承叉车轴承·满装圆柱滚子轴承·不锈钢轴承转盘(转台)轴承·双列角接触轴承 ·中心支撑轴承·汽车空调器轴承·曲线滚轮轴承·支撑滚轮轴承单向轴承·冶金扎机轴承组合轴承   非标轴承系列 ·非标微小型球轴承及滑轮·非标中大型球轴承·外包塑料轴承·滑轮及轴承·非标滚子轴承·滚轮·五金配件